綜合課班群行善 啟動社會責任表現愛

綜合課班群行善 啟動社會責任表現愛

前言
許多慈善機構會定期舉辦義賣或義演活動,讓民眾透過財力、物資,貢獻他人。同樣的活動,是否也能在學校小班施展?透過班群合作,散播愛的種子、發揮助人的精神?
    事實證明,由台中市葳格小學張瓊文老師發起的「愛不孤單,有我相伴」做家事換取零用錢捐款、卡片繪寫活動,不但讓受助人楊同學獲得實質的幫助和安慰,也豐富師生的生命經驗。

愛不孤單,有我相

    家住彰化的十六歲工讀生楊同學為了負擔家計在火鍋店打工換裝瓦斯時,不慎發生氣爆意外,臉、頸和雙手遭灼傷又因受到指責與連帶責任,身心承受巨大壓力,幾乎足不出戶讓家人憂心。
    服務台中市葳格小學的二年級導師張瓊文獲悉,主動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認為氣爆事件固然令人遺憾但事件可作為教材,讓學生了解職前訓練的重要以及如何避免職業災害他說:「與其教導學生批判當事人,論斷孰是孰非,不如積極找出解決辦法,並適度給予關懷與愛;一昧強調責任歸屬只會產生更多負面情緒,淪為負面議題。」
    張老師既是學生家長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同理心使然決定扭轉事態,一方面不讓意外在大男孩心中留下陰影、畏怯人際,一方面引導學生用「愛」抹去大男孩的恐懼,同時表現社會責任,所以邀集一、二年級導師研擬與實施結合讀新聞與生命教育的活動課程,提醒學生注意用火安全、意外處置,帶領學生一齊構思協助楊同學走出幽谷的辦法。
    活動課程分為新聞事件導讀和捐款祝福。在生活教育方面,各班導師利用綜合課講述楊同學事件,一年五班的李淑芬老師引導學生注意教室安全,不論學習或遊戲,都要注意細節,避免遭致大災害。
    張瓊文老師發下報紙,讓學生找出與安全教育有關的報導,並討論應變措施。
    二年一班學生賴姿雅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以「遊具新規範、校園合格率偏低」為標題的報導,認為:「遊具愈堅固,小朋友玩得愈安心。」引來學生熱情回響。
    學生楊舜安等不及老師點名,連忙說:「遊戲前,要先觀察遊具是否損壞,免得玩出意外。」
    接著討論協助楊同學的辦法,有的建議每天放學後去陪伴他,有的說要為他擦藥,也有的學生想捐出心愛的玩具,最後以做家事獲取零用錢,將零用錢捐作醫療費、致贈慰問卡片獲得最多贊成票。
    多數學生在家協助掃地、擦桌子或收拾碗筷,也有人特地等爸爸回來,雙手奉上拖鞋;只要是家事,不論輕重,都有參與者;二年四班李芷瑜平時沉默寡言,竟會在廚房幫煲湯,令同學大呼驚奇,當然也獲得媽媽給予零用錢捐款的支持。
    在巴掌大的楓葉卡上繪寫祝福,最獲學生喜愛,不但把卡片畫得繽紛多彩,還貼滿水晶貼紙,張張透著童心;張張散發熱情。學生余幸芸說:「文字可以證明我們對楊哥哥的關心。」愛用成語的陳彥宇送出的祝福很有趣:「祝重新生龍活虎。」隻字暖心。
    由於張老師曾數次邀請畫家謝坤山到校演講,以自身經驗鼓勵學生發掘自己的優勢,常常聽得人心大振,自忖可以依此激勵楊同學,因此將訊息傳給遠在國外的畫家,果然獲得共襄盛舉、慷慨贈書的回覆:「在人生道路上,要贏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鼓勵大男孩早日回到正軌,看見自己的價值。
    活動持續數週,一、二年級共十三班募得的款項雖非鉅資,卻是學生積極做家事的成果。最先響應活動的一年二班導師陳怡因說:「透過慈善團體捐款,有時會因為手續繁雜淡化捐款動機,而我們希望楊同學家人親自收到我們的心意,過個好年。」
    針對學生提問:「需要幫助的人不少,為什麼先幫助楊哥哥?」二年二班李姿縈老師回應:「助人須看時機,最需要幫助的人,即刻伸出援手,效果最大。」
    導師沈怡伶說:「孩子做家事不只為了獲得零用錢作為善款捐助他人,而是持續做家務這個行為應該被增強,讓孩子有機會體現品格教育。」這也是張瓊文老師一再向學生強調,楊哥哥固然疏忽安全,但工讀的動機是為了扛起家計,孝心值得讚揚。   
    善款收齊,活動協辦人教務處蔡淑鈴主任聯繫楊同學一家人,與家服處張銀平主任、愛心志工kellyCinderella媽媽前往楊家,致贈象徵「永遠在一起」的捐款和卡片,讓一家人萬分感動。服務醫療界的Cinderella媽媽端詳楊同學的傷勢,允諾只要大男孩願意,會盡可能提供醫療資源,協助傷口復原。
    小學生致贈的卡片、零用錢捐款對楊同學而言,就像在寒冬裡被天使披上羽絨,他終於走出房門,敞開心扉說:「我會打起精神、勇於負責,謝謝大家的付出。」
   
良善的芽苗持續茁壯

    活動告一段落,學生仍持續關注楊哥哥的近況,學生林品妍知道楊哥哥很珍惜卡片,向老師提議:「我們可以再找下一個需要幫助的『楊哥哥』嗎?」蔡淑鈴主任聽聞備感窩心,沒想小型班群活動觸發的不是受助者,也是協助者,對於這個善的循環,蔡主任有感而發:「班群聯合行善,從真實生活出發,愛,在孩子心中發芽熟成,相信會引來更多共鳴。」

結語
    多數教師會運用新聞事件引導學生表達想法,但由於生活經驗不足,容易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甚至產生偏差行為,若教師能設計體驗活動讓學生參與,即便一學期一次,也能啟發學生,獲致將心比心的理解,遠比大量的語言灌輸更具效果,就像班群聯合行善,既是助人的微型活動,也是真實課程,不僅讓師生感受利人利己的愉悅,在學習扉頁寫下美好。
(葳格小學教師 原靜敏)

原文刊載《國語日報》樂學版2018.2/3




留言

熱門文章